本科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本科教育>>管理制度>>正文

教育部关于加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

时间:2019-02-28 作者:  点击:[]



2018年教育部十个文件


1.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1

2.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 11

3.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15

4.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 的意见.............................. 20

5.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24

6.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28

7.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的意见..........................................................32

  8.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36

  9.全面把握新时代要求全面振兴本科教育...........................41

  10.全面把握形势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全面发挥教指委作用.............48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

教高〔2018〕2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 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 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加快形 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就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形势要求

1.深刻认识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重要意义。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基础工程。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本科生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本科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本科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基础。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本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准确把握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形势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 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建设高等教 育强国的关键阶段。进入新时代以来,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高等教 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高校办学更加聚焦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成效显著。但人才 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还不够巩固,一些学校领导精力、教师精 力、学生精力、资源投入仍不到位,教育理念仍相对滞后,评价标准和政策机制 导向仍不够聚焦。高等学校必须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和世界高等教育发 展新趋势,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 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振兴本科教 育,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奋力开创高等教育新局面。

二、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

3.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 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 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 人才成长规律,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基本遵循, 激励学生刻苦读书学习,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4.总体目标。经过 5 年的努力,“四个回归”全面落实,初步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成一批立德树人标杆学校,建设一批一流本科专业点,引领带动高校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和教师育人能力显著增强;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健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高等学校质量督导评估制度更加完善,大学质量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2035年,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5.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 各方面、各环节,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 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育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坚持学生中心,全面发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既注重“教得 好”,更注重“学得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激励学生爱国、励志、求 真、力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坚持服务需求,成效导向。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 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达 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

——坚持完善机制,持续改进。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形成招生、培 养与就业联动机制,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优化实践育人 机制,强化质量评价保障机制,形成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坚持分类指导,特色发展。推动高校分类发展,引导各类高校发挥办学 优势,在不同领域各展所长,建设优势特色专业,提高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 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全局性改革成果。

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

6.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要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 办学方向,办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面向全体学生的马 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增强学生的道路自 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7.坚持德才兼修。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加 强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 全过程各环节,全面落实到质量标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文化育人中,帮助 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深入 开展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崇德 向善、诚实守信,热爱集体、关心社会。

8.提升思政工作质量。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深入实施高校思想 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 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把握 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激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生动力,不断提高师生的获得感。

9.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 格局过程中,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做好整体设计,根据不同专 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化每 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出一 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 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 格局。

四、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

10.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坚持从严治校,依法依规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本科教 学秩序。推进辅修专业制度改革,探索将辅修专业制度纳入国家学籍学历管理体 系,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辅修专业。完善学分制,推动健全学分制收费管理制度, 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允许学生自主选 择专业和课程。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等 获取学分。支持有条件的高校探索为优秀毕业生颁发荣誉学位,增强学生学习的 荣誉感和主动性。

11.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积 极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 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因课制宜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 容和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 激发求 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12.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 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完 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 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对形式、内容、难度进行严格监控,提高毕业设计(论 文)质量。综合应用笔试、口试、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多种形式,全面考核学生对 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以考辅教、以考促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刻苦学习。

13.强化管理服务育人。按照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和要求,系统梳理、 修订完善与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等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依法依规、宽严 相济、科学管用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探索建立大学生诚信制度,推动与国家诚 信体系建设相衔接。探索建立反映大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国家学生信息管 理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升学、就业、创业提供权威、丰富的学生发展信息服务。 高度重视并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定期发布高校就业质 量年度报告,建立就业与招生、人才培养联动机制。

14.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 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深化创新创业课 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训练、队伍建设等关键领域改革。强化创新创业实践, 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需求对接平台。加强创新创业示范高校建设,强化创 新创业导师培训,发挥“互联网+”大赛引领推动作用,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鼓励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支持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获取多种 资格和能力证书,增强创业就业能力。

15.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素质教育,深入推进体育、美育教学改革,加强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 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把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提升学 生国家安全意识和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校园 文化、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 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表达沟通、团队合作、组 织协调、实践操作、敢闯会创的能力。

五、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16.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健全 师德考核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动师 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做到以德立身、 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17.提升教学能力。加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全面开展教师教学能力 提升培训。深入实施中西部高校新入职教师国培项目和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项 目。大力推动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 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走上本科教学一线并 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完善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实现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 课。因校制宜,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基层教学组织,广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

18.充分发挥教材育人功能。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统一编写、统一审查、统一 使用,健全编写修订机制。鼓励和支持专业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参 与教材编写,提高教材编写质量。加强教材研究,创新教材呈现方式和话语体系, 实现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教学体系向学生的知 识体系和价值体系转化,使教材更加体现科学性、前沿性,进一步增强教材针对 性和实效性。

19.改革评价体系。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坚持分类指导与分层次 评价相结合,根据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岗位教师的职责特点,教师分类管理和分 类评价办法,分类分层次分学科设置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加强对教师育人能力 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与考核。加强教育教学业绩考核,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 施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加大对教学业绩突出教师的奖励力度,在专 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中把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作为同等重要的 依据,对主要从事教学工作人员,提高基础性绩效工资额度,保证合理的工资水 平。

六、大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

20.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建设高 水平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 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建设 1 万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点 和 1 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引领支撑高水平本科教育。“双一流”高校要率先建 成一流专业,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努力建设一流专业。

21.提高专业建设质量。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推动高校及时调整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期更新教学大纲,适时修订专业教材,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适应高考综合改革需求,进一步完善招生选拔机制,推动招生与人才培养的有效 衔接。推动高校建立专业办学条件主动公开制度,加强专业质量建设,提高学生 和社会的满意度。

22.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深化高校本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 整机制,做好存量升级、增量优化、余量消减。主动布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 云计算、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养老护理、儿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 急需相关学科专业。推动各地、各行业、各部门完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推 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

23.优化区域专业布局。围绕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 求,加强省级统筹,建立完善专业区域布局优化机制。结合区域内高校学科专业 特色和优势,加强专业布局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强指导,及时调 整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专业,培育特色优势专业集群,打造专业建设新高地, 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4.重塑教育教学形态。加快形成多元协同、内容丰富、应用广泛、服务及时 的高等教育云服务体系,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需求的智 慧课堂、智慧实验室、智慧校园。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 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 化的教育,推动形成“互联网+高等教育”新形态,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高等教育 质量提升的“变轨超车”。

25.大力推进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建设。发挥慕课在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方面 的重大作用,制定慕课标准体系,规范慕课建设管理,规划建设一批高质量慕课, 推出 3000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示范带动课程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建设 1000 项左右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

26.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加强慕课在中西部高校的推广使用,加快提升中 西部高校教学水平。建立慕课学分认定制度。以 1 万门国家级和 1 万门省级一流 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建设为牵引,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促进慕课等优质资 源平台发展,鼓励教师多模式应用,鼓励学生多形式学习,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推动形成支持学习者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化学习新环境。

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

27.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与社会用人部门合作更加紧密的人才培养机制。 健全培养目标协同机制,与相关部门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健全教师队伍协同机制,统筹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双向交流,提高实践教 学水平。健全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将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健 全管理协同机制,推动相关部门与高校搭建对接平台,对人才培养进行协同管理, 培养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28.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综合运用校内外资源,建设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 实验实习实训平台。加强校内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 放充分、运作高效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学生实习岗位需求对接网络平台,征集、 发布企业和学生实习需求信息,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服务。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 的比重,大力推动与行业部门、企业共同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切实加强实习过程 管理,健全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机制。

29.强化科教协同育人。结合重大、重点科技计划任务,建立科教融合、相互 促进的协同培养机制。推动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为本科生参 与科研创造条件,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将最新科研成果 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依托大 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基地和学校科技成果,搭建 学生科学实践和创新创业平台,推动高质量师生共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 能力。

30.深化国际合作育人。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 建设,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支持中外高校学生互换、学分互认、 学位互授联授,推荐优秀学生到国际组织任职、实习,选拔高校青年教师学术带 头人赴国外高水平机构访学交流,加快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宽广国 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

31.深化协同育人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工科”, 探索以推动创新与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新模式。促进医教协同,推进院校 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紧密衔接,共建医学院和附属医院。深化农科教结合,协同推 进学校与地方、院所、企业育人资源互动共享,建设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深入推进法学教育和司法实践紧密结合,实施高校与法治实务部门交流。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深化宣传部门与高校共建新闻学院。 完善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 新实验区。深化科教结合,加强高校与各类科研院所协作,提高基础学科拔尖人 才培养能力。

九、加强大学质量文化建设

32.完善质量评价保障体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以 高等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为基础,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把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作为评价大学 的首要指标,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激发高等学校追求卓越,将 建设质量文化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 水平为核心的质量文化。

33.强化高校质量保障主体意识。完善高校自我评估制度,健全内部质量保障 体系。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有关行业标准, 根据学校自身办学实际和发展目标,构建教育基本标准,确立人才培养要求,并 对照要求建立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制度。要将评估结果作为校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向 社会公开。

34.强化质量督导评估。通过督导评估,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办出水平、 办出特色,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督导评估机制,形成动态监 测、定期评估和专项督导的新型评估体系。建设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 台,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形成覆盖高等教育全流程、全领域的质量监测网 络体系。规范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合格评估,开展本科专业评估。推进高等 学校本科专业认证工作,开展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专业认证。针对突 出质量问题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强化评估认证结果的应用,建立评估认证结果公 示和约谈、整改复查机制。

35.发挥专家组织和社会机构在质量评价中的作用。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教学指 导委员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在标准制订、评估 监测及学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行业部门在人才培养、需求分析、标准制订和专业认证等方面的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社会专业评估机 构开展高等教育质量评估。

十、切实做好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

36.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要把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作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 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战略任务。要组织开 展新时代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思想大讨论,增强全体教职员工育人意识和育人 本领。要加强领导,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形成合力,研究制定相关政策,积极 协调和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

37.强化高校主体责任。各高校要把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作为新时代学校建设 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重点内容 和保障措施。高校党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要定期研究,书记校长及分管负 责人要经常性研究本科教育工作,相关部门和院系负责人要切实担起责任,具体 负责组织实施,确保达到预期成效。

38.加强地方统筹。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本地区高水平本 科教育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并做好与教育规划和改革任务的有效衔接,健全领导体制、决策机制和评估机制,科学配置公共资源,指导和督促高校将建 设目标、任务、政策、举措落到实处。

39.强化支持保障。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围绕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加大政策 支持力度,制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0 等重大项目。各地教育主管部门 要加强政策协调配套,统筹地方财政高等教育资金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 资金,引导支持地方高校推进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各高校要根据自身建设计划, 加大与国家和地方政策的衔接、配套和执行力度,加大对本科教育的投入力度。 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统筹利用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等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和 其他各类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支持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

40.注重总结宣传。加强分类指导,建立激励机制,保护和激发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各地各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开展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工作。对建设中涌现的好做法和有效经验,要及时总结提炼,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注重将带有共性的、规律性的做法经验形成可推广的政策制度。加强对高校改革实践成果的宣传,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关心支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教育部 2018 年 9 月 17 日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

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

教高〔2018〕3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工信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 需要,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体系,促 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 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现就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 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挑 战,服务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紧密对接经济带、城市群、产业链布局,以加入 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组织为契机,以新工科建设为重要抓手,持续深化 工程教育改革,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 人才,打造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提升国家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目标要求

经过5年的努力,建设一批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多主体共建的产业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产业急需的新兴工科专业、体现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新课程 等,培养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专业教师,20%以上的工科专业点通过国际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工程教育体系,进入高等工程教育的世界第一方阵前列。

三、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

1.深入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加快新工科建设,统筹考虑“新的工科专业、 工科的新要求”,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发展新兴工科专业,主动布局未来战 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深入实施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更加注重产业需求导向, 更加注重跨界交叉融合,更加注重支撑服务,探索建立工程教育的新理念、新标 准、新模式、新方法、新技术、新文化。推进分类发展,工科优势高校要对工程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关键作用,综合性高校要对催生新技术和孕育新产业发 挥引领作用,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

2.树立工程教育新理念。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先 进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习成效,建设质量文化,持续提升工程人才培养 水平。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 节,培养学生对产品和系统的创新设计、建造、运行和服务能力。着力提升学生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加大课程整合力度,推广实施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 等研究性教学方法,注重综合性项目训练。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意识与职业道德, 融入教学环节,注重文化熏陶,培养以造福人类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现代工程师。

3.创新工程教育教学组织模式。系统推进教学组织模式、学科专业结构人 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打破传统的基于学科的学院设置,在科研实力强、 学科综合优势明显的高校,面向未来发展趋势建立未来技术学院;在行业特色鲜 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面向产业急需建设与行业企业等共建共管的现代产 业学院。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工文渗透,孕育产生交 叉专业,推进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工程人才

4.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创新,深化产 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积极推动国家层面“大学生实 习条例”立法进程,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接收高校学生 实习实训的制度保障。探索实施工科大学生实习“百万计划”,认定一批工程实 践教育基地,布局建设一批集教育、培训及研究为一体的共享型人才培养实践平 台,拓展实习实践资源。构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三级实施体系,搭建校企对 接平台,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人才培养改革。

5.强化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建立高校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标准体系, 把行业背景和实践经历作为教师考核和评价的重要内容。实施高校教师与行业人 才双向交流“十万计划”,搭建工科教师挂职锻炼、产学研合作等工程实践平台, 实现专业教师工程岗位实践全覆盖。实施工学院院长教学领导力提升计划,全面 提升工程意识、产业敏感度和教学组织能力。加快开发新兴专业课程体系和新形 态数字课程资源,通过多种形式教师培训推广应用最新改革成果。

6.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工科学生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数字化思维,提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努力使 50%以上工科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参与一项训练项目或赛事活动。高校要整合校内外实践资源, 激发工科学生技术创新潜能,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创客空间、孵化基地等条件, 建立健全帮扶体系,积极引入创业导师、创投资金等社会资源,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对接平台,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

7.深化工程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外优质工程教育资源,组织学 生参与国际交流、到海外企业实习,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全球就业能 力。推动高校与“走出去”的企业联合,培养熟悉外国文化、法律和标准的国际 化工程师,培养认同中国文化、熟悉中国标准的工科留学生。围绕“一带一路” 建设需求,探索组建“一带一路”工科高校战略联盟,搭建工程教育国际合作网 络,提升工程教育对国家战略的支撑能力。以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组织 为平台,推动工程教育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推进注册工程师国际互认,扩大 我国在世界高等工程教育中的话语权和决策权。支持工程教育认证机构走出国门, 采用中国标准、中国专家、中国方法、中国技术评估认证海外高校和专业。

8.构建工程教育质量保障新体系。建立健全工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和新工科专业质量标准。完善工程教育专业认 证制度,稳步扩大专业认证总体规模,逐步实现所有工科专业类认证全覆盖。建 立认证结果发布与使用制度,在学科评估、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等评估体系中纳入 认证结果。支持行业部门发布人才需求报告,积极参与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标准制定、毕业生质量评价等工作,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提升工程人才培育水平, 加快建设工程教育强国。

四、组织实施

1.完善实施保障机制。深化与有关部门合作,组建专家组、工作组。充分发 挥理工科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统筹各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 实施。充分发挥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 以及各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组的作用,统筹推进计划实施。

2.加强政策支持。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等部门在专业设置、 人员聘用与评价制度、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给予相关高校统筹支持。各省(区、 市)有关部门要加强省域内政策协调配套,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各高校要根据 本校实际情况,加大国家、省、校政策的衔接、配套、完善、执行力度。

3.加大经费保障。中央高校应统筹利用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等中央高 校预算拨款和其他各类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支持计划的实施。各省(区、市) 应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情况,统筹地方财政高等教育资金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 改革发展资金,引导支持地方高校实施好计划。

4.强化监督检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计划实施,采取适当方式进行绩 效评价,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对典型案例的总结宣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各省(区、市)有关部门加强对计划实施过程跟踪,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加强实施过程管理,强化动态监测,形成激励约束机制, 增强建设实效。各高校要对照本校计划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主动 发布自评报告、进展情况及标志性成果,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 实处、取得实效。

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工程院

2018 年 9 月 17 日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

教高〔2018〕4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卫生计生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 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 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现就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2.0 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树立“大健康”理念,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以 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专业结 构,促进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医学专 业,培养一流医学人才,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二、目标要求

经过 5 年的努力,以“5+3”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建立,医教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健全,综合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医学教育质量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建设一批一流医学专业,推出一批线上线下精品课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三、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

建设健康中国是实现国家实力全面提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全方位全周期维护群众健康需要医学教育变革,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催生医学教育变革健康领域科技进步孕育医学教育变革。医学教育要主动适应新要求, 以创新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着力培养大批卓越医学人才。

1.全面加强德医双修的素质能力培养。把德育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内容, 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进一步加强以医学职业道 德、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职业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珍爱生 命、大医精诚”的救死扶伤精神,引导学生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群众健 康权益作为从医的神圣职责。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增加学生所 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加强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提升 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升学生促进健康和解决临床实际 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

2.全覆盖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一流医学专业。主动适应医学新发展、群众健 康服务新需求、健康产业发展新要求,加快现有医学专业的改革升级,优化医学 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推动医科与工科、理科等多学科交叉融通,前瞻 性布局新兴医学或医学相关专业建设。支持不同类型医学院校找准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加快建成 400 个左右一流医学专业。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加快医学教育由“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 促进健康为中心”转变,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医学生 预防、诊疗、养生保健、康复等服务健康全过程的知识能力素质,强化医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强化实践教学,严格毕业实习管理和考核,构建覆盖诊疗全过程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体系,建设 100 个左右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00 个左右国家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及时将“互联网+健康医疗”“人工智能+健康医疗”等医学领域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方法更新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紧跟医学最新发展。深入推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开展基于器官/系统的整合式教学和基于问题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把加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作为改革的战略选择, 推进“互联网+医学教育”,用新技术共建共享优质医学教育资源,建设 400 个左右医学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分区域建设国家医学教学案例共享资源库, 推出 1000 门左右医学国家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广泛开展混合式教学和在线教育, 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变轨超车。

3.全类型推进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围绕全周期全过程维护群众健康需要, 深化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 类、医学技术类、护理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不同类型医学人才。 深化基础性本科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夯实本科人才培养在医学人才成长中的基础地位,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 深化服务健康乡村建设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深入推进农村订单定向本科医学教育改革,提升服务基层的责任感、荣誉感,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着力提升医学生解决农村医疗卫生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入推进三年制专科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构建“3+2”(三年医学专科教育加两年毕业后全科医生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 深化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相衔接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深入推进 “5+3”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推动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衔接,加快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师;深入推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统筹优化临床培养培训内容和时间,促进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加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综合能力。深化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深入推进八年制医学(九年制中医学)教育改革,夯实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宽厚基础,提升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培育医学生临床科研潜质,拓展医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少而精、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医学未来领军人才;深入推进“医学+”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改革,主动应对国际医学竞争,瞄准医学科技发展前沿,对接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新理念,大力促进医学与理科、工科等多学科交叉融通,开展“医学+X”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

4.全方位推进医教协同育人。着力健全中央和省级教育、卫生健康、中医药等部门协调机制,加快建立医学人才招生、培养、就业、使用等方面的协同联动机制,密切人才培养部门与使用部门的合作,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开发使用优质教学资源,共同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推动政策取向相互配合、改革过程相互促进、改革成效相得益彰。完善综合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按照有利于发挥综合性大学举办医学教育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的原则,加强大学对医学人才培养的统筹协调,加强医学院(部)对医学教育的统筹管理,实化医学院(部)职能,强化医学院(部)对附属医院医教研的管理,保持医学教育完整性。附属医院要把医学人才培养作为重大使命,处理好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关系,健全教学组织机构,围绕人才培养优化调整临床科室设置,鼓励成立基于器官系统等方式的综合性科室。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教学工作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纳入附属医院绩效考核以及院长年度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医务人员职称晋升、工作考评和绩效分配的重要指标。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省级人民政府共建一批医学院校和附属医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提升共建院校办学能力和水平。

5.全维度打造医德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医学院校最为 重要的基础工程,加强师德、医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特别是临床教师在教书育 人、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中的主导作用。在医学院校建设 20 个左右国家教师发展示范中心,满足教师职业发展需要,提升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医学院校教师队伍发展规划要着力加强基础医学师资和临床带教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基础医学师资学科专业结构,积极引导高水平临床医师从事临床和基础教学工作,建设一批由基础和临床教师融合的教学团队。

6.全过程培育医学教育质量文化。推动医学院校将质量价值观落实到理论教 学、临床实践教学等人才培养各环节。加快推进医学教育专业认证,构建医学专 业三级认证体系,到 2020 年完成本科临床医学专业首轮认证全覆盖,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建立有效的专业认证激励机制,将认证结果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四、完善计划保障机制

1.构建三级实施体系。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筹计 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做好总体规划,成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2.0 专家委员会, 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重大问题。各省(区、市)教育、卫生健康、中医药行政部 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省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2.0。各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落实计划 2.0 的具体实施方案,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

2.加强政策支持。教育部等部门在专业设置、人员聘用与评价制度、国际合 作交流等方面给予相关高校统筹支持,加大对中西部医学院校、部委局(省)共 建医学院校的支持力度。各省(区、市)教育等行政部门要加强省域内政策协调 配套,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各高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加大国家、省、校政 策的衔接、配套、完善、执行力度。

3.加大经费保障。中央高校应统筹利用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等中央高 校预算拨款和其他各类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支持计划的实施。各省(区、市) 应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情况,统筹地方财政高等教育资金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 改革发展资金,引导支持地方高校实施好计划。

4.强化监督检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计划实施,采取适当方式进行绩 效评价,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对典型案例的总结宣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各省(区、市)教育、卫生健康、中医药行政部门加强对计划实施过程跟踪,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加强实施过程管理,强化动态 监测,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建设实效。各高校要对照本校计划实施方案,在 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主动发布自评报告、进展情况及标志性成果,接受社会监 督,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8 年 9 月 17 日



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

教高〔2018〕5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局、委)、 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农业局、林业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现就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 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产学研协作,深化农科教结合,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建设一批适应农林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 涉农新专业,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农林专业,培养懂农业、爱农村、 爱农民的一流农林人才,为乡村振兴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二、目标要求

经过 5 年的努力,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中国特色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建立,农科教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高等农林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更加健全,建设一批一流农林专业,打造一批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农林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服务乡村振兴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明显增强。

三、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 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高等农林教育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培养服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 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卓越农林人才。

1.推动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涉农高校要把高等农林 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主动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加快推进高等农林教育 改革发展。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智库建设, 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深入研究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 方案,为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卓越农林人才提供路径和模式。

2.培育农林学生“爱农知农为农”素养。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把思想 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农林人才培养全课程、全过程,开设“大国三农” 选修课程,开展“大国三农”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农林学生社会实践, 让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引导学生学农爱农知农为农,把论文写 在祖国大地上,把乡情乡愁融入血脉中,全面增强学生服务“三农”和农业农村 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注重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强农林 学生专业知识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提升农林学生专 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3.提升农林专业建设水平。瞄准农林产业发展新需求,深化高等农林教育专 业供给侧改革,建设 200 个左右一流涉农专业。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用现代生物 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服务“互联网+现代农业”、 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建设一批新兴 涉农专业。 根据不同类型农林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开发优质课程资源, 开设学科前沿课程,加强农业特色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注重体现学科交叉融合、 体现现代生物科技的新的课程建设,及时用农林业发展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 术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农林学生实践教学,健全农林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 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联动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快区域性共建共享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实施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开展以能力为导向的多元评价,突出 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建立多样化的学业指导和考核评 价体系。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农林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农林教育”, 建设 300 个左右农林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推出 500 门左右农林国家线上 线下精品课程,组建高等农林院校慕课联盟,深入开展混合式教学和在线教育, 实现农林人才培养质量的变轨超车。

4.创新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乡村振兴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化高等农 林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加快培养不同类型农林人才。顺应农业创新驱动发 展新要求,加快推进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开展国家农林教学与科研人才培 养基地改革试点,吸引优质生源报考涉农专业,加强研究性教学,注重个性化培 养,拓宽国际化视野,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培养一 批引领农林业创新发展的高层次、高水平农林人才;顺应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 展新要求,加快推进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农科教 结合、产学研协作,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一批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素 质农林人才;顺应现代农业建设新要求,加快推进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改革, 以提升学生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为重点,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加强技 能实训基地建设,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5.完善农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中央和省级教育、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 等部门协同育人机制,统筹推进校地、校所、校企育人要素和创新资源共享、互 动,实现行业优质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行业特色转化为专业特色,将合作成果 落实到推动产业发展中,辐射到培养卓越农林人才上。 实施农科教协同育人工程,支持一省一所农林高校与本省农(林)科院开展 战略合作,建设 30 个左右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合作育人示范基地;推动“引企入 教”,深化产教融合,支持高等农林院校与农林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建设 100 个 左右农林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等平台,建 设 400 个左右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6.拓展一流师资队伍建设途径。大力推进农林教师队伍建设,建立 10 个左右 国家农林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探索实施“双证”上讲台制度(依法取得高校 教师资格证书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培训合格证书),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 力。加大“双师型”教师建设力度,支持农林高校依托大中型企业共建教师实践 能力培养培训基地,建立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制度,聘请科研院所、涉农涉 林企业中生产、科研、管理一线专家任兼职教师,加强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 养和“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实施互聘,选派 500 名左右农林院校骨干教师到农林企业挂职, 参与农林企业的生产实践工作;选派 500 名左右农(林)科院专家、农林企业人 员到农林高校任职,承担相应教学任务。

7.培育高等农林教育质量文化。加快推进农林教育专业认证,构建农林专业 三级认证体系,实现农林专业类认证全覆盖,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林教育专 业认证制度,强化过程监控与质量评价,切实推动农林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

四、完善计划保障机制

1.构建三级实施体系。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筹计划的 组织实施工作,做好总体规划,成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 专家委员会, 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重大问题。各省(区、市)教育、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行 政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省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各高校要 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落实计划 2.0 的具体实施方案,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

2.加强政策支持。教育部等部门在专业设置、人员聘用与评价制度、国际合 作交流等方面给予相关高校统筹支持,加大对中西部农林院校、部委(省)共建 农林高校的支持力度。各省(区、市)教育等行政部门要加强省域内政策协调配 套,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各高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加大国家、省、校政策 的衔接、配套、完善、执行力度。

3.加大经费保障。中央高校应统筹利用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等中央高 校预算拨款和其他各类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支持计划的实施。各省(区、市) 应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情况,统筹地方财政高等教育资金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 改革发展资金,引导支持地方高校实施好计划。

4.强化监督检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计划实施,采取适当方式进行绩 效评价,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对典型案例的总结宣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各省(区、市)教育、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行政部门加强对计划实施过程跟踪, 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加强实施过程管理,强化动 态监测,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建设实效。各高校要对照本校计划实施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主动发布自评报告、进展情况及标志性成果,接受社会 监督,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教育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2018 年 9 月 17 日


教育部中央政法委

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

教高〔2018〕6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党委政法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党委政法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 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 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 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 划基础上,现就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 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围绕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践行明法笃行、知行合一, 主动适应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新任务新要求,找准人才培养和行 业需求的结合点,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法学实践教育,完善协同育 人机制,构建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做强一流法学专业,培育一流法治人才,为 全面推进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

二、目标要求

经过 5 年的努力,建立起凸显时代特征、体现中国特色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 建成一批一流法学专业点,教材课程、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关键环 节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中国特色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基 本形成;高等法学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培养造就一大批宪法法律的信仰者、 公平正义的捍卫者、法治建设的实践者、法治进程的推动者、法治文明的传承者, 为全面依法治国奠定坚实基础。

三、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

1.厚德育,铸就法治人才之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大力推进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 法治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结合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公益 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教育,让学生在感悟法治进步中坚定理想信念,在 了解群众疾苦中磨练坚强意志,在奉献社会中增长智慧才干。加大学生法律职业 伦理培养力度,面向全体法学专业学生开设“法律职业伦理”必修课,实现法律 职业伦理教育贯穿法治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一课双责”,各门课程既要传授 专业知识,又要注重价值引领,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2.强专业,筑牢法学教育之本。重点建设 120 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法学专业点, 引导高校主动适应法治国家建设需求,紧密结合自身特色优势,明确本校法学专 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不断提高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重点打造 200 门国家级一流线上线下法学专业课程,推动高校健全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鼓励高校开发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形成课程模块 (课程组)供学生选择性修读。鼓励高校深入实施主辅修制度,丰富学生跨专业 知识,培养学生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进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创新,鼓励高校组建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教学团队,整合教学资源, 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编写出版一批具有创新性、交叉性的教材,实现跨专业 的师资交叉、资源共享、协同创新。鼓励跨学院、跨院校培养能够熟练运用至少 一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从事法治实务工作的双语法治人才。

3.重实践,强化法学教育之要。要着力强化法学专业知识教育,将中国法治 实践的最新经验和生动案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课 堂、写进教材,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要着力强化实践教学,进一步提高法学专 业实践教学学分比例,支持学生参与法律援助、自主创业等活动,积极探索实践 教学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要着力推动建立法治实务部 门接收法学专业学生实习、法学专业学生担任实习法官检察官助理等制度,将接 收、指导学生实习作为法治实务部门的职责。

4.深协同,破除培养机制壁垒。切实发挥政府部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 务所、企业等在法治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健全法学院校和法治实务部门双向交流 机制,选聘法治实务部门专家到高校任教,选聘高校法学骨干教师到法治实务部 门挂职锻炼。在法学院校探索设立实务教师岗位,吸收法治实务部门专家参与人 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教材编写、专业教学,不断提升协同育人效果。

5.强德能,加强法学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全国法学专业教师培训基地,举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实务研修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武装教师头脑,坚定教师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师德 考核,强化师德监督,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组织开展专题 研修,开展法治中国国情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深入了解法治实践,提升教师 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6.拓渠道,发展“互联网+法学教育”。适应教育信息化与法治建设信息化的 新形势,推动法学专业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打破校园与法治实务部 门间的时空屏障,将社会资源引进高校、转化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覆盖线上 线下、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辅学的多维度智慧学习环境。法治实务部门要向法学 院校开放数字化法治实务资源,将法庭庭审等实务信息化资源通过直播等方式实 时接入法学院校。重点建设校际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30 个左右信息 化课堂教学平台、50 个左右庭审直播实践教学平台。

7.促开放,构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格局。进一步拓宽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和 国际组织合作交流渠道,深化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学分互认、教师互换、学生互派、 课程互通等实质性合作,积极创造条件选送法学专业师生到国际组织任职实践, 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善于维护国家 利益、勇于推动全球治理规则变革的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 设,着力培养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制的高素质专门法治人才。

8.立标准,建强法学教育质量文化。要紧密结合新时代高素质法治人才成长 需要、紧扣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培养目标、紧跟法治中国建设新进程新 需求,建设高等法学院校质量文化,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法学教育质量保 障体系。制定法学专业认证三级标准和认证办法,开展法学专业认证,推动高校 全面参与。以专业认证为抓手,明确质量目标,细化质量标准,强化过程监控和 质量评价,切实推动法学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法治人才培养能力稳步提升。

四、组织实施

1.构建三级实施体系。教育部会同中央政法委协调解决计划实施过程中重大 问题。各地教育部门、政法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省级卓越法治人才教 育培养计划,建立健全相应组织实施机制。各高校要明确具体实施方案,确定重 点建设领域和方向,明确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

2.加强政策经费保障。教育部会同中央政法委在专业设置、人员聘用与评价、 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给予计划参与高校统筹支持。中央高校应统筹利用中央高校 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等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和其他各类资源,支持计划实施。各地教 育部门、政法部门要加强省域内政策协调配套,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统筹地方 财政高等教育资金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引导支持地方高校实施好 本计划。各高校要根据本校计划具体要求,加大国家、省、校政策的衔接、配套、 完善、执行力度。

3.强化监督检查。教育部会同中央政法委适时开展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 划实施情况绩效评价。各地教育部门、政法部门要加强计划实施过程跟踪,加强 实施过程管理,强化动态监测,组织开展多形式的经验交流活动。各高校要主动 发布自评报告、进展情况及标志性成果,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教育部 中央政法委

2018 年 9 月 17 日


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

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

教高〔2018〕7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党委宣传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党委宣传部,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央各主要新闻单位,部属各高 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教 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现就实施卓 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 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 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意见》,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新闻传播 专业建设,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 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培养 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 人才。

二、目标要求

经过 5 年的努力,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打造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点,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三、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

1.开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 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是新时代高等学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发展 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 述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重点 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推出一批高质量、有深度、有分 量的研究成果,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闻传播学理论体系 和学术话语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建设,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做到新闻传播院系师生全覆盖、 无死角。依托高等学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分批开展新闻传播专业 骨干教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题培训,五年内覆盖所有专业点。选树一批马克思 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国家级一流精 品课程,推动教师以言传身教带动学生树立正确新闻观,为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 打牢思想基础。

2.打造新闻传播人才德育新模式。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构建思想政治 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三位一体”新闻传播育人体系。普遍开设 新闻伦理、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专门课程,深挖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育人内涵和育人功能。加强国情教育,强化实践育人,建设一批“进基层、 懂国情、长本领”新闻传播实践育人项目,推动师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培养 学生为党为国为人民的深厚情怀和担当意识。

3.迈向一流新闻传播专业新目标。主动适应信息社会深刻发展和媒体融合深 度发展趋势,建设 240 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新闻传播专业点,打造 500 门国家级一流线上线下新闻传播专业课程,增设 20 个国家级新闻传播融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 心,建设 50 个新闻传播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加快培养会使善用“十八般兵器”的全媒化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要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课程体系,加强教研室(组)建设,促进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横向交叉融合。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及时融入技术变革新趋势、媒体融合新动向和行业发展新动态,综合运用文图声光电多种形式,采取案例式、现场式、任务型等多样化教学手段,用好校内外电视台、广播台、报刊、网站、新兴媒体等实习实践平台,培养未来从事新闻舆论工作的行家里手。

4.推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新发展。进一步深化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在教 师队伍专业能力、理论体系构建能力、重点任务统筹能力和强化工作保障能力上 下功夫,打造新闻传播协同育人“先锋队”和“示范区”。将部校共建新闻学院 工作作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加强督 导检查和经费保障,确保取得实效。建立共建新闻学院工作联络员制度,各省(区、 市)党委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定期会商、及时总结,并向主管部门报送最新工作 进展。统筹建立全国优秀新闻传播学专家库,强化共建新闻学院师资保障,促进 提升全国高校特别是偏远地区教学水平。选择一批优秀教师纳入新闻阅评员队伍, 加强新闻宣传一线实践。支持实力较强的共建新闻学院率先推出一批高质量新闻 理论研究成果,充分发挥示范性、引领性和创新性作用。

5.开辟高校与新闻单位互聘新领域。总结推广互聘交流经验, 构建学界业界优势互补、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加大力度、拓宽广度、 发掘深度,深入开展新一轮互聘。扩大互聘范围,由新闻学专业扩至传播学专业, 有条件的可扩至新闻传播专业类所有本科专业。深化互聘内涵建设,充分发挥受聘人员优势,推动高校优 化课程设置、加强教材编写、完善实践教学,促进新闻单位的重大实际问题研究、 新闻实践案例库建设、编辑记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高校和新闻单位要完善 工作量认定办法,将互聘人员工作业绩纳入绩效考核,使互聘单位和互聘人员各 施所长各尽所长。

6.构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范式。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培养新时代国际新闻传播“预备队”和“后备军”。深入实施国际 新闻传播硕士人才培养项目,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培养质量。启动国 际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建立完善“全媒体+国际+外语”课程体系, 加强“国情教育+国际视野”的社会实践和国际交流。探索与境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模式,深化国际传播相关新闻单位与高校合作,创新国际新闻传播合作办学、 合作培养、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新机制。

7.迈上高等新闻传播教育质量新台阶。紧贴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成长成才需要, 紧扣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紧跟信息技术新发展和业界格 局新变化,开展全方位全过程新闻传播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结合国家级一流新闻 传播专业点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原则,开展三级专业认证。研究制 定认证标准和工作方案,适时启动认证试点工作,不断完善认证标准和工作机制, 促进不同层次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四、组织保障

1.构建三级实施体系。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统筹组织实施工作,协调解决实 施过程中重大问题。各省(区、市)教育部门、宣传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研究 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各高校要将计划实施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明确路线图、 时间表、责任人,确保达到预期成效。

2.完善保障机制。各省(区、市)教育部门、宣传部门要加强省域内政策协 调配套,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各高校要加大国家、省、校政策的衔接、配套、 完善、执行力度。中央高校要统筹利用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等中央高校预 算拨款和其他各类资源,支持本计划的实施;各省(区、市)教育部门、宣传部 门要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情况,统筹地方财政高等教育资金和中央支持地方高 校改革发展资金,引导支持地方高校实施本计划。

3.加强监督检查。各省(区、市)教育部门、宣传部门要加强实施过程跟踪, 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要加强实施过程管理,强 化动态监测,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建设实效。各高校要在实施过程中及时进 行自我总结评价,主动发布自评报告,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2018 年 9 月 17 日


教育部等六部门

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

教高〔2018〕8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科技厅(科委)、财政厅(局)、科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科技局、财政局、科协,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 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基础学科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源泉、先导和后盾。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是高 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 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现就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 提出以 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强化使命驱动、注重大师 引领、创新学习方式、促进科教融合、深化国际合作,选拔培养一批基础学科拔 尖人才,为新时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播种火种,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 界主要科学中心和思想高地奠定人才基础。

二、目标要求

经过 5 年的努力,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拔尖人才选拔、培养模 式更加完善,培养机制更加健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引领示范作用更加 凸显,初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一批勇攀科 学高峰、推动科学文化发展的优秀拔尖人才崭露头角。

三、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

遵循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建立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在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前期探索的“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 性化、国际化)等有效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范围、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创 新模式,形成拔尖人才培养的中国标准、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

1.强化使命驱动。引导学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人类未来发展、思想文 化创新和基础学科前沿,增强使命责任,激发学术志趣和内在动力。服务国家重 大需求,激励学生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远大的理想抱 负和所学所思落实到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中。应对人类未来重大挑战,引导学生 关注气候变化、能源危机、人类健康、地缘冲突、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等重大 挑战,树立破解人类发展难题的远大志向,孕育产生新思想、新理论。探索重大 科学问题,鼓励学生在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基础科学领 域深入探索、坚定志趣,为推动实现重大科学突破、形成自然科学“中国力量” 和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奠定基础。依托国家科技计划,在国家战略布局的 重点和重大研究领域,鼓励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为学生攀登 学术高峰搭建平台。

2.注重大师引领。汇聚热爱教育、造诣深厚、德才兼备的学术大师参与 拔尖人才培养,通过学术大师言传身教,加强对拔尖学生的精神感召、学术引领 和人生指导,让学生通过耳濡目染激发学术兴趣和创新潜力。深入实施导师制, 设立学业导师、科研导师和生活导师,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生涯规划等方面 对学生给予全方位指导。有计划地组织拔尖学生进入国内外一流研究机构,接受 大师言传身教和环境熏陶,接触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研究前沿。高校要在教师编 制、教师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对参与计划的教师给予政策保障,激励更多优秀教师 投入拔尖人才培养。

3.创新学习方式。给天才留空间,营造创新环境,厚植成长沃土。深入 探索书院制模式,建设学习生活社区,注重环境浸润熏陶,加强师生心灵沟通, 促进拔尖学生的价值塑造和人格养成。注重个性化培养,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导 师、专业和课程的空间。开展研究性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训练,促进学 生自主深度学习、建构知识体系、形成多维能力。引导学生多读书、多实践、知 民情、懂国情,从经典著作和社会实践中汲取思想养分,获取精神力量,在传承 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探索实施荣誉学位项目,提升学生学习的挑战性,增强 优秀学生的荣誉感。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创设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虚拟与 现实相结合的学习环境和机制,提高学习成效。

4.提升综合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扎根中国大 地了解国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 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 文情怀、世界胸怀,促进学生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汲取人类文明精 华,形成整体的知识观和智慧的生活观。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科 学道德、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提升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造就敢闯会 创、敢为天下先的青年英才。

5.促进学科交叉、科教融合。把促进交叉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 途径,建设跨学科课程体系、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设立交叉学科研究课题,为 拔尖学生参与跨学科学习和研究创造条件。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努力 为学生建构“底宽顶尖”的金字塔型知识结构。深入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 搭建高校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战略平台。鼓励学生进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 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参与科技创新实践,大胆探索基础学科前沿,科教 协同培养高水平人才。

6.深化国际合作。构建国内外双向互动、合作共赢的拔尖人才培养长效 机制。汇聚全球优质资源,深化与世界顶尖大学的战略合作,吸引国际学术大师 参与拔尖人才培养。拓展拔尖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研修实习、暑期学校、短期 考察等方式,提升国际文化理解能力。建设国际协同创新团队、打造学术共同体, 为拔尖学生接触世界科学文化研究最前沿、融入国际一流学术群体创造条件。

7.科学选才鉴才。选才与鉴才结合,真正发现和遴选志向远大、学术潜 力大、综合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的优秀学生。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 制,对进入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鼓励通过计划考核培养的优秀 学生进入更高层次阶段学习。推进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吸引一批具有创新 潜质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参加科研实践、激发科学兴趣,成为拔尖人才的后备力 量。

四、组织实施

(一)组织结构

1.成立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2.0 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教育部、中央 组织部、科技部、财政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协相关部门负 责同志组成,负责计划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决策,指导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

2.成立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2.0 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咨询、指导、 评价作用,负责论证高校计划实施方案、指导高校人才培养过程、评价计划实施 成效。

(二)实施范围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2.0 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 科学的基础上,增加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 质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保障。高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由知名学者和教学名 师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由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工作小组,在资源配置等方面为计 划实施提供支持。

2.加强政策保障。改革教师激励办法、学生奖励办法、教学管理办法等,以 人才培养为中心推进制度创新,打造拔尖人才培养的绿色通道。

3.加强经费保障。高校应统筹利用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等各类资源支持拔尖计 划,推动学生国际交流、科研训练和创新实践、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活动、国内 外高水平教师合作交流等工作的开展。

(四)实施机制

1.完善绩效评价机制。推动高校加强拔尖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和自我评估, 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监测和反馈信息不断完善 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持续改进拔尖人才培养工作。定期 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计划实施效果、经费使用效益等进行评估,加强质量监管, 构建动态进出机制。

2.完善拔尖人才培养研究机制。鼓励高校和有关专家围绕顶尖科学家成长规 律、拔尖学生研究兴趣和研究能力培养、国际化培养、导师制、学生成长跟踪与 评价机制、拔尖学生培养模式与体制机制改革、拔尖人才培养成效评价标准等方 面开展专题研究,形成一批有质量有分量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拔尖计划深入实 施提供参考,推动改革实践。

教育部 科技部 财政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科协

2018 年 9 月 17 日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

教师〔2018〕13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 位)教育司(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决 策部署,落实《教育部等 5 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年)的通知》(教师〔2018〕2 号)工作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 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现就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2.0 提出 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围绕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新要求,立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 时代新使命,坚定办学方向,坚持服务需求,创新机制模式,深化协同育人,贯 通职前职后,建设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师范专业,全面引领教师教育改革发展。 通过实施卓越教师培养,在师范院校办学特色上发挥排头兵作用,在师范专业培 养能力提升上发挥领头雁作用,在师范人才培养上发挥风向标作用,培养造就一 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 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 校,下同)教师。

二、目标要求

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院校和师范专业, 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显著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显著更新,以师范生 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新形态基本形成,实践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协同培养机制基本 健全,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明显优化,教师教育质量文化基本建立。到 2035 年,师 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 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奠定坚实基础。

三、改革任务和重要举措

1.全面开展师德养成教育。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殷切希望 和要求作为师范生师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内容,将“四有”好老师标准、四 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细化落实到教师培养全过 程。加强师范特色校园、学院文化建设,着力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卓 越教师。通过实施导师制、书院制等形式,建立师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共同体, 充分发挥导师在学生品德提升、学业进步和人生规划方面的作用。通过开展实习 支教、邀请名师名校长与师范生对话交流等形式,切实培养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和 社会责任感。通过组织经典诵读、开设专门课程、组织专题讲座等形式,推动师 范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中华师道,涵养教育情怀,做到知行合一。

2.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适应五类教育发展需求,分类推进卓越中学、 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养改革。面向培养专业突出、 底蕴深厚的卓越中学教师,重点探索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 考核、有机衔接的培养模式,积极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面向培养素养全面、 专长发展的卓越小学教师,重点探索借鉴国际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经验、继承我国 养成教育传统的培养模式。面向培养幼儿为本、擅长保教的卓越幼儿园教师,重 点探索幼儿园教师融合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专科层次幼儿园 教师培养。面向培养理实一体、德业双修的卓越中职教师,重点探索校企合作“双 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主动对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开展教育硕士(职业技 术教育领域)研究生培养工作。面向培养富有爱心、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的卓越 特教教师,重点探索师范院校特殊教育知识技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培养、师范 院校与医学院校联合培养模式。

3.深化信息技术助推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人工智能、智慧学习环境等新 技术与教师教育课程全方位融合,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等, 建设开发一批交互性、情境化的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及时吸收基础教育、职业教 育改革发展最新成果,开设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精选中小学教育教学和教师 培训优秀案例,建立短小实用的微视频和结构化、能够进行深度分析的课例库。 建设 200 门国家教师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 教学模式,形成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深度融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 习模式。创新在线学习学分管理、学籍管理、学业成绩评价等制度,大力支持名 师名课等优质资源共享。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课程教学实施情况进行 监测,有效诊断评价师范生学习状况和教学质量,为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进行 教学决策、改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4.着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设置数量充足、内容丰富的实践课程,建立 健全贯穿培养全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践教学前后衔接、阶梯递进,实践教 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全面落实高校教师与优秀中小学教师共同指 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为师范生提供全方位、及时有效的实践指导。推进 师范专业教学实验室、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实训教室和师范生自主研训与考核数 字化平台建设,强化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建设教育实践管 理信息系统平台,推进教育实践全过程管理,做到实习前有明确要求、实习中有 监督指导、实习后有考核评价。遴选建设一批优质教育实践和企业实践基地,在 师范生教育实践和专业实践、教师教育师资兼职任教等方面建立合作共赢长效机 制。

5.完善全方位协同培养机制。支持建设一批省级政府统筹,高等学校与 中小学协同开展培养培训、职前与职后相互衔接的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着力推 进培养规模结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资源建设、教学团队、实践基地、职后 培训、质量评价、管理机制等全流程协同育人。鼓励支持高校之间交流合作,通 过交换培养、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同步课堂、学分互认等方式,使师范生能够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动医教联合培养特教教师,高校与行业企业、中等职 业学校联合培养中职教师。大力支持高校开展教师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教师 培养校内协同机制和协同文化,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依托现有资源组建实体化的教 师教育学院,加强办公空间与场所、设施与设备、人员与信息等资源的优化与整 合,聚力教师教育资源,彰显教师教育文化,促进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 一体化。

6.建强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推动高校配足配优符合卓越教师培养需 要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在岗位聘用、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对学科课程与教学 论教师实行倾斜政策。加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培养力度和教师教育师资国 内访学支持力度,通过组织集中培训、校本教研、见习观摩等,提高教师教育师 资的专业化水平。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指导高校建立符合教师教育特点的教 师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和推动教师教育师资特别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开展基 础教育、职业教育研究。通过共建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特级教师流动站、 企业导师人才库等,建设一支长期稳定、深度参与教师培养的兼职教师教育师资 队伍。指导推动各地开展高等学校与中小学师资互聘,建立健全高校与中小学等 双向交流长效机制。

7.深化教师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境外高水平院校的交流与合作, 共享优质教师教育资源,积极推进双方联合培养、学生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 认。提高师范生赴境外观摩学习比例,采取赴境外高校交流、赴境外中小学见习 实习等多种形式,拓展师范生国际视野。积极参与国际教师教育创新研究,加大 教师教育师资国外访学支持力度,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经验,扩大中国教 育的国际影响。

8.构建追求卓越的质量保障体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 实施办法》,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测认证体系,分级分类 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全面保障、持续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校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多种手段,建立完善基于证据的教师培养质量全程监控与持 续改进机制和师范毕业生持续跟踪反馈机制以及中小学、教育行政部门等利益相 关方参与的多元社会评价机制,定期对校内外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应用于 教学,推动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形成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

四、保障机制

1.构建三级实施体系。教育部统筹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做好总体规划。 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 划 2.0”。各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落实计划 2.0 的具体实施方案,纳入学校 整体发展规划。

2.加强政策支持。优先支持计划实施高校学生参与国际合作交流、教师 教育师资国内访学和出国进修;对计划实施高校适度增加教育硕士招生计划,加 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完善学位授权点布局,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授予单位及授 权点向师范院校倾斜。推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教师职业资格的有机 衔接。将卓越教师培养实施情况特别是培养指导师范生情况作为高校教师考核评 价和职称晋升、中小学工作考核评价和特色评选、中小学教师评优和职称晋升、 中小学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评选、名师名校长遴选培养的重要依据。

3.加大经费保障。中央高校应统筹利用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等中 央高校预算拨款和其他各类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支持计划的实施。各省(区、 市)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统筹地方财政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资金和中央支持 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支持计划实施高校。

4.强化监督检查。成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2.0”专家委员会,负责计划 的指导、咨询服务等工作。实行动态调整,专家组将通过查阅学校进展报告、实 地调研等形式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完成培养任务、实施成效显著的, 予以相关倾斜支持;对检查不合格的,取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2.0”改革项目承 担资格。

教育部

2018 年 9 月 17 日


全面把握新时代要求全面振兴本科教育

——在 2018—2022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成立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2018 年 11 月 1 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本届教指委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召开的,注定了各位承载着新的使命,面临新的任务。党中央召开的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是一次对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是一次可以写入历史、进入人心、改变生活、开创未来的大会,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和部署,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本科教育居于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教育教学的重要地位。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快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对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出了更为艰巨、更为紧迫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聚焦“培养人”这一根本使命,抓住振兴本科教育这一核心,加快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解决好“培养人”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好“靠谁培养人”的问题, 根本上要靠我们的广大教师。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各位专家,是从全国高校教师中千挑万选出来的优秀代表,是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重要力量。作为国家层面研究、咨询、指导、推动本科教育的专家组织,教指委使命神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在此,我代表教育部向各位教指委委员表示诚挚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关于新一届教指委的工作,蕙青同志还要专门部署。这里,我就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本科教育讲几点意见。

一、把全面振兴本科教育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持之以恒抓出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打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攻坚战,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办成几件石破天惊、轰轰烈烈的大事,打开工作局面。本科生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本科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本科教育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本科不牢,地动山摇。

为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召开了新时代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本科教育基本方针、发展路径、重要举措。出台系列政策,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卓越工程、法治、农林、 医学、新闻传播、教师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我们称其为“新时代高教40 条”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0。开展本科教学秩序大整顿。要求各地各高校狠抓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深入开展教学秩序整顿。各地各高校深入开展办学思想大讨论,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严管严抓本科教学秩序。总的看,聚焦人才培养、全面振兴本科,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汇聚了强大合力,呈现出良好开局。

同时,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全面振兴本科面临的历史惯性很大、需求变化很大、社会环境很复杂,任务难度非常大,本科人才培养整体质 提升仍在艰难爬坡过坎。任务越是繁重,越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把全面振兴本科教育这一战略任务持之以恒抓下去,确保取得决定性胜利。

要从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人民群众期待、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升的要求出发,谋划和推动本科教育振兴。要清醒认识到,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人民群众对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渴望越来越强烈、需求越来越多样、要求也越来越高;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求、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相比,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还有不小的差距,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与当前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还不相称,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前列还有相当距离。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大众化后期进入普及化阶段的时间节点上, 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发展阶段、类型结构、舞台坐标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我们在教育观念、体制机制、评价标准、技术方法等方面还没有完全适应时代的新变化。要清醒认识到,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引领带动形成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我们要认真分析需求、完善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拿出实招硬招,以本科教育的全面振兴带动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的整体提升。

要从坚持和推进“四个回归”的要求出发,谋划和推动本科教育振 兴。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这“四个回归”是高等教育根本使命的强基固本,是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同频共振,也是我们振兴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当前的重点是坚持推进、狠抓落实,也就是如何真正回归、真正让学生刻苦读书学习、让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让高校倾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我们的高等教育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

要从落实“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要求出发,谋划和推动本科教育振兴。我在今年的本科教育会上提出了“三个不合格”和“八个首先”, 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 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高校领导注意力要首 先在本科聚焦,教师精力要首先在本科集中,学校资源要首先在本科配 置,教学条件要首先在本科使用,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要首先在本科创 新,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要首先在本科显现,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要 首先在本科实践,核心价值体系要首先在本科确立。有同志说这是新时 代振兴本科教育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们要让这“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在高校领导班子和广大教师心里生根发芽,成为高校的基本 办学理念和办学要求,成为高校各级干部和教职员工的行为自觉和工作 习惯。

二、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作为全面振兴本科的第一要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定语就是“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对培养什么人的本质规定。树人首先要立德,这是人才成长的基本逻辑。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必须把德育贯穿学生学习始终,贯穿学校工作各方面各环节。 要在理想信念教育上见实效。要加强面向全体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在学生中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 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要在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上有突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 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群体是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要在持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基础上,推动 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 “新时代高教 40 条”提出要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 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各教指委要 合本专业特点,统筹谋划,率先垂范,大力推进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建设,共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要在教育途径和模式上有创新。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紧密跟踪社会变化,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获得感。去年以来,我们重点抓了“四堂大课”,探索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子。一堂“理论大课”,组织开展了“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1500 余名校长、书记、院士走上讲台,3000 多万学生参与学习。一堂“国情大课”,70 万大学生走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开展“红色筑梦之旅” 活动,以创新创业成果助力精准扶贫,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 一堂“形势与政策大课”,紧密结合国际国内新变化,紧扣学生思想实际,抓好教学要点的研究制定工作,提升教学效果。一堂“创新大课”, 265 万大学生参加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增长智慧才 干,锤炼意志品质,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勇立时代潮头、敢闯会创的精神风貌。我们还要进一步开阔思路,拓展途径,扩大范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推动立德树人取得实质性成效。

三、牢牢抓住“教”这个核心,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着重讲了五个问题,教师队伍建设是其中 之一,可见分量之重、要求之高。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根本上要靠教师。 我们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振兴本科教育的重要基础,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要做到政治素质过硬。育人者先要育己,要把强化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引导教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 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要强化师德考评,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要做到业务能力精湛。“名师出高徒”,老师的能力水平决定了学生职业生涯的起点。要提高教师掌握教育规律的能力,鼓励教师努力掌握运用各自专业领域的教育教学规律,把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要提高教师专业学术水平,鼓励教师深耕专业领域,不断提高科研水平,打造深厚的学术功底,锻造立德树人的高超能力和素质,打牢育人基础。 要做到育人水平高超。好的教师要有“五术”,也就是道术、学术、 技术、艺术、仁术。高超的育人水平就体现在这“五术”上。要鼓励教师探索个性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育人风格。 要引导广大教师秉承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以爱为核心做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将师爱贯穿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真正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做到方法技术娴熟。引导教师不断提升信息意识,准确理解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种新技术、新手段对教学改革的深刻影响,准确把握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原住民”的时代特征。要加强教师新技术运用的培 ,提高教师的信息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等能力,积极探索适应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发展的教学新范式。

四、紧紧抓好“学”这个根本,教育学生刻苦读书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知识是学生的本职,非学无以广才,要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沿着求真理、悟道理、 明事理的方向前进。当前,要下大力气,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精力投入不足的问题。 要狠抓学生刻苦学习。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 要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教育引导学生肯下苦功夫,求真学问。要解决好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要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成为有用之才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大学时光也绝不能轻轻松松度过。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深厚的学养、过硬的本领都只能通过刻苦地学习获得。要解决好专业知识的学习问题。大学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地方,毕业之后走向工作岗位,专业知识打得牢不牢、专业本领和技能练得强不强,既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要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科学前沿进展,结合各专业特点,及时修订人 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改进教学内容,提升专业教学水平。要解决好能力培养的问题。按照社会需求塑造学生能力,加强学生表达沟通、团队合作、科学思维、信息素养、创新创业、实践操作等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解决好综合素质提升的问题。在抓好德育、智育的同时,深入推进体育、美育教学改革,结合大学生特点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强化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敢闯会创、爱拼敢赢的意志品质和过硬本领。要狠抓学习资源建设。对大学生合理增负,绝不是简单地增加课时、增加学分,而是要通过加强专业建设、提高课程质量、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专业要建“强”,抓好一流专业“双万计划”实施工作建设 1 万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 1 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引领支撑高水平本科教育。没有一流专业和一流本科的支撑,“双 一流”建设就会基础不牢,“双一流”高校必须率先建成一流本科、一 流专业。课程要建“优”,抓好课程“双万计划”实施工作,建设 1 万门国家级和 1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课程挑战度和高阶 性,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资源要“到位”,各地各高校要按照有关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组织保障,确保优质资源向本科教育倾斜。要狠抓本科教学秩序整顿。目前各地各高校正在按照教育部要求, 开展本科教学秩序整顿工作。要以对学生负责、对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负责的态度,以坚强的意志、铁的纪律,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严格过程管理,认真查找课堂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严管、严抓教学秩序,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时间节点,落实责任到人,把从严管理的规矩立起来、把课堂教学建设强起来、把课堂教学质量提起来。要严把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让即将毕业的学生有危机感、让刚刚入学的学生有压力感、让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有责任感。

五、切实抓住“创”这个关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深化人才培养机制和教学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生机活力,着眼于“教好” “学好”“管好”推进改革,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着力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要加快完善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紧紧围绕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主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急需相关学科专业,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要加快完善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机制。制定出台有效的教学激励和管理办法,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的进程。要加快完善大学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建立自律、自查、自纠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开展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三级专业认证工作,加强国家专业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形成专业质量认证的制度框架。 着力深化评价制度改革。这里,我再次重申,高校教师不管名气多大、荣誉多高,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 各高校要修订完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施行本科教学一票否决制。要加大对教学业绩突出教师的奖励力度,把教学质量和 科研水平作为同等重要的依据。很多高校都在重奖本科教学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要宣传好这些典型,发挥好优秀教师“头雁领航”的效应。 着力深化管理制度改革。“教”和“学”是人才培养的两个必备环节,“管”是“润滑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要按照管理育 、服务育人的理念和要求,系统梳理、修订完善高校学生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依法依规、宽严相济、科学管用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要围绕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兴趣,推进辅修专业制度改革,完善学分制,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等获取学分。有条件

的高校可以探索为优秀毕业生颁发荣誉学位等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荣誉感和主动性。 最后,我就新一届教指委的工作谈点希望。增强荣誉感。教指委是中国高等教育教学领域的权威专家组织,这是一份崇高的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部党组和高教战线对大家寄予厚望。希望大家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多谋划、多贡献好点子。增强使命感。大家要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历史担当,团结汇聚广大教师,迎难而上、锐意破解振兴本科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共同努力开创本科教育新局面。增强方位感。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大家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都要转到新时代的频道上来,以更高远的站位、更宽广的视野去思考、去推动振兴本科各项工作。增强紧迫感。未来五年,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5 年,也是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关键5 年。大家要有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姿态,积极行动起来,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确保取得成效。 同志们,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凝心聚力,努力实现本科教育全面振兴,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面把握形势全面振兴本科教育

全面发挥教指委作用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2018 年 11 月 1 日)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是人才培养的最权威、最高级别专家组织。半个多世纪以来,教指委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了非常关键的研究、咨询、 指导和推动改革等方面作用。回顾历史,1961 年 2 月,根据中央书记处的指示精神,成立高等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教材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各专业、各课程教材编审委员会,负责制定相应专业、课程的教材建设规划,编审、评介有关教材。苏步青、王竹溪、唐敖庆、张维、程守洙、 彭泽民等一批著名教授担任了有关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改革开放后,恢复设置教材编审委员会,着力解决相关专业教材短缺的问题。1990 年,全国高等理科教育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后,原国家教委决定将教材编审委员会改建为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于 12 月下发《关于高等学校理科教 材编审委员会改建为高等学校理科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关事项的通 知》(教高〔1990〕026 号)。至今,教指委已历经多届,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凝聚了教指委的智慧和贡献。当选为教指委委员,是对各位专家学识能力的高度认可,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一块金字招牌,更是一种“接过历史接力棒”的责任,必须担负起培养造就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源源不断青春力量的时代使命。当然更是挑战, 如何答好这个卷,对各位委员是大考。

今天,2018-2022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新一届教指委有三个特点:一是规模最大,共 5550 人,涵盖各省市区(含 港澳);二是覆盖最全,共有 151 个教指委,包括 111 个教指委(2 个综合类、109 个专业类或课程类)和40 个分教指委;三是水平高,有国家教学名师 124 人、院士103 人、长江学者308 人等。教指委集中了高等教育方方面面最权威的专家,有真才实学、真知灼见,是大专家、真专家、好专家,是高等教育的精英团。

一、全面深刻精准把握高教形势

从教育自身发展看,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 2017 年,全国各类高校 2631 所,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 3779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 45.7%,正在快速迈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正在形成历史性交汇,国家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前所未有。教育内在发展的大逻辑和国家发展的大逻辑都对高等教育变革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从国内形势看,党中央于 9 月 10 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是一次具有历史性、里程碑、划时代意义的大会。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三个重要节点”:一是到 2022 年,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期;二是到 2035 年,是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前列的决胜期;三是到本世纪中叶,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达成期。这是中国教育的“新三步走” 战略。可以说,高等教育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基础战略平台,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战略引领力量。 学深悟透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是各位教指委委员的第一门功课,是做好教指委各项工作的先决条件。教指委的各位专家要读好、修好、上好 这门基础课、专业课、核心课。概括来讲,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重点体现在“六个新” :一是新判断。总书记在会上提出“两个事关”“三个决定”“两个大计”“九个坚持”,即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 教育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接班人、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 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与国家崛起;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坚持 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育队伍作为基础工作。二 是新表述。主要体现在,把“劳”纳入全面发展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丰富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内涵;把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作为教育的总体要求;明确了新时代学生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提出了理想信念、 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六个下功夫”。三是新要求。对教育提出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 的新要求,对教师提出了“大胸怀、大境界、大格局”的新要求;对书 记校长提出了“视办好学校为天大事业的使命感”的新要求。四是新举措。着眼于我国教育改革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提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激发学校教育事业的生机活力、提升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我国教育的世界影响力等。五是新加强。教育工作专业性强、 规律性强,教育部门的干部要加强钻研教育,认真学习教育基本理论,努力成为教育管理的行家里手。总书记还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绝不能单纯一条线,不能跟专业教育搞成两张皮,要加强嵌入式、融入式、渗透式 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跟专业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六是新应对。要直面 “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双重压力,“培养亿万有素质的普通劳动者、 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双重任务,树立“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重视教育就是重视国家的创造力”的理念。高校要担当起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重镇、人文精神的高地,成为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引领力量。从国际形势看,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显示,一流大学普遍将本科教育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将培养一流本科生作为学校发展的坚定目标和不懈追求。越是顶尖的大学,越是重视本科教育,本科教育被这些大学视为保持卓越的看家本领和成就核心竞争力的制胜法宝。进入 21世纪,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大学把人才培养的本质职能进一 步强化和凸显,“回归本科教育”已经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的共识和趋势。 美国从上个世纪末就开始讲“回归本科教育、重塑本科教育”。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发布了《重塑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 (1998)和《重塑本科教育:博耶报告三年回顾》(2001)。两份报告引起美国研究型大学对本科教育的强烈关注,对本科教育改革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英国已经从国家战略层面“回归”教学,英国高教界掀起了新一轮围绕教学质量的重大改革。2016 年 5 月,英国教育部发布了名为“知识经济体的成功——教学卓越、社会流动及学生选择”的《英国高等教育白皮书》。《白皮书》专门提出教学卓越框架,高度重视卓越教学,重点强调四件事:一是从 2016-2017 学年起实施教学卓越 框架,围绕以学生为核心来提升教学质量;二是建立教学与研究具有平等地位的文化;三是根据学生的退学率、学生满意度和毕业生就业率等指标对高校进行“金银铜”排名(如果不在榜上就不能涨学费);四是 强调专业教学,高校专业(Program)教学应激发所有学生的全部潜能, 促进毕业生就业,尤其是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就业。 哈佛、斯坦福、MIT 等超一流大学纷纷回归本科教育,启动本科教学改革。斯坦福大学发布了《斯坦福大学本科教育报告》《斯坦福大学 2025 计划》等,约翰·亨尼斯校长在本科教育报告中说:斯坦福大学是一所伟大的教学与研究型大学,要像对待科研一样重视与支持教学,这不仅可能,而且很重要!以前关于本科教育的讨论都陷入了“把教育改革局限于如何重新安排船上的座椅,而不是对轮船的航向进行深思熟虑的讨论”的误区,新一轮本科教育改革的关注点不应仅仅指向大学应该教什么,也要关注大学应该怎么教;也要关注学生应该怎么学、学得怎 么样。MIT 发布了《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的未来》(2014)、《高等教育 改革的催化剂》(2016),拉斐尔·莱夫校长强调:高等教育到达了一 个转折点,我们必须要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单个的变革主体是不 够的,必须让全体教师、大学的高级管理层、学科和专业负责人、科研 团队都参与进来。要让学生学会反思、讨论(与同伴和专家)、跨学科思 维、自学和掌握学习。哈佛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哈瑞·刘易斯写的《失去灵 魂的卓越》一书,深刻反思哈佛大学一度忽视了本科教育,是失去了灵魂的卓越。 经合组织(OECD)近年推出的 AHELO 项目(高等教育学习成果评估 项目),将人才培养作为教育质量评价的核心内容,对本科生在毕业时 掌握的学习成果(“学到了什么”和“能做什么”)进行评价,从而为 高校改进教学提供服务,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国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 质量评估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技术。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 Accord) 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开展国际实质等 效(Substantial equivalence)专业认证,推动工程教育改革。欧盟的 Tuning 项目强调调整和优化教学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联盟(INQAAHE)、亚太地区教育质量保障组织 (APQN)等也将质量作为核心,致力于推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改进等。 重视质量、重视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共识和趋势。我们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必须坚持扎根中国、 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是世界水平上的中国特色。如果不能站在一个平台上,讲中国特色就失去了意义;没有可比较质量的特色,不是真正的特色。我们的目标是理念同频共振、质量实质等效、模式和而不同,从跟跑转向并跑、领跑,做到“更国际、更中国”。

二、全面振兴本科教育

目前,全国本科教育共有 92 个专业类、630 种专业、56818 个专业 点,开展本科教育的高校有 1243 所,在校本科生 1648.6 万,是中国高等教育最大的供给体系,专业齐全、类型多样、区域匹配。 如果说全国教育大会强调了人才培养为本,那么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则强调了本科教育是根。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是改革开放 40 年来首次召开,14 个部委和 16 个教育部相关司局密切合作,31 个省教育厅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150 所部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地方和民办高校一把手现场参会,1200多所本 科高校干部和教师代表 5.2 万人同步参加视频会议。会议形成了一个纲领性讲话,一个战略性意见和一组领跑计划,其阵势、成果、影响前所未有。正如宝生部长所指出的,“这次会议把握住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把握住了人民普遍的心理期盼,确定了本科教育的基本方针、 发展路径和重要举措,是可以写入教育史的会。” “一个纲领性讲话”即陈宝生部长代表部党组作的重要讲话,明确 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提出了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即“三个不合格”和“八个首先”。 “三个不合格”是指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是不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 教育的书记校长是不合格的书记校长,不参与本科教学的教授是不合格 的教授; “八个首先”是指高校领导的注意力要首先在本科聚焦,教师 的精力要首先在本科集中,学校资源要首先在本科配置,教学条件要首先在本科使用,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要首先在本科创新,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要首先在本科显现,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要首先在本科实践, 价值体系要首先在本科确立。 “一个战略性意见”即《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新时代高教 40 条”。落实好这个文件, 要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坚持学生中心,全面发展;坚持服务需求, 成效导向;坚持完善机制,持续改进;坚持分类指导,特色发展。高校应从做好“八个一”着手,落实一个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一个根本标准,把立德树人的成效 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突出一个基础地位,本科教育是具 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强化一个基本抓手,专业是人 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平台,是建设一流本科、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 ;打造一支育人队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方法技术娴熟;完善一套协同机制,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实践平台建设,强化科教协同,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下好一步“先手棋”,教育改变人生,网络改变教育, 持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培育一流质量文化,把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作为一流大学建设的首要指标,使之成为大学精神的核心。 “一组领跑计划”即“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以“一流本科、 一流专业、一流人才”为目标,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全面服务于竞争力中国、健康中国、幸福 中国、法治中国、形象中国、教育中国、科学中国建设,这是卓越拔尖人才培养的施工方案,目前已全部正式发布。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扑面而来,将引发未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深刻调整,重塑国家竞争力在全球的位置,颠覆现有很多产业的形态、分工和组织方式,重构人们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改变人与世界的关系,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势在必行!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为标志,中国本科教育进入了新时代,必须在改革创新发展中把握“十个新”。 一是新名称呼应了新要求新期待。1998 年和 2004 年,教育部分别召开了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从“本科教学”到“本科教育”,深刻反映出形势发展了、认识深化了、内涵拓展了、地位更高了。教学是 一条线,教育是一个面,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目标来设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并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高校的所有工作,都要围绕人才培养来开展,都要服从服务于人才培养。 二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遵循。2016 年,陈宝生部长在武汉召开高等教育工作座谈会,首次提出“四个回归”的理念。新时代新形势,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本科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必须 坚持把“四个回归”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回归常识,学生要刻苦学习,高校必须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 问、练真本领,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回归本分教师要潜心教书育人,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 任,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方法技术娴熟。回归初心,高等学校要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用知识体系教、用价值体系育、用创新体系做回归梦想高等教育要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把自己做强,而是把国家做强,回归梦想要落实到建设一流本科、做强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 三是“六卓越一拔尖”新计划。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打造覆盖文、理、工、农、医、教等领域的卓越拔尖人才培养领跑计划, 以“拓围、增量、提质、创新”为重点,建设“一流本科、一流专业、 一流人才”示范引领基地。 四是内涵式发展新认识。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十九大对高等 教育提出的重大任务。内涵式发展要实现五个“有”:有灵魂的质量提高,没有一流本科的“一流大学”是失去了灵魂的卓越,没有一流本科的“一流学科”是忘记了根本的一流。有方向的水平提升,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内涵式发展的方向目标,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 终身的有用人才。有坐标的内涵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世界高等 教育发展第一方阵,追赶与超越、借鉴与自主、跟跑与领跑交织交融, 舞台是世界舞台、坐标是国际坐标、格局是全球格局,不仅要参与国际 竞争,还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治理、参与高等教育标准制定。有特色的 “双一流”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的中国特色,有政治方面的要求, 但更多的是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包括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标准、 人才培养模式等。有引领的标杆大学,探索建设一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树立政治标杆、办学标杆、育人标杆、队伍标杆,成 为卓越拔尖人才培养的高地、重大科学技术研发的基地、新时代中国文 化创造弘扬传播的策源地,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有着广泛影响力、重 要塑造力和典型代表性。标杆大学要发挥排头兵、领头雁作用,成为建 设高等教育强国奋进的标杆、学习的样板。 五是一流本科建设新路径。目前,本科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包括理念滞后、投入不到位、评价标准和政策机制导向问题等,建设一流本科,必须做到“五个一点” :内涵更深一点。坚持 以教学为中心,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高素 质劳动者。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着力推进课程内容更新,着力推动 课堂革命,着力建好质量文化。领跑更快一点。加快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公平更高一点。 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是有质量的公平,不是东部的复制版,更不是东部的低级版;是中西部的升级版、更是中西部的优化版;不是眼睛向东,是眼睛向西南、眼睛向西北,是眼睛向外;要对接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成为区域发展离不开、靠得住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变轨超车更坚定一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中国高等教育从跟跑、 并跑到领跑,实现变轨超车的关键一招。要加大力度促进更多教师建好慕课、用好慕课,推进更多学生学好慕课,真正让学生受益。要加大慕课平台开放共享力度,把更多高质量的慕课输送到中西部地区高校和边远地区薄弱高校。创新发展更紧迫一点。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 教育是“慢变量”,具有滞后性。高等教育天生是不成熟的教育,创新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必须以旱路不通走水 路、水路不通走山路、山路不通开新路的勇气,不断推动高等教育的思 想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 六是变轨超车新概念。教育改变人生,网络改变教育。“互联网+” 催生了一种新的教育生产力,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和学校围墙, 引发了教育教学模式的革命性变化。“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争夺下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主导权、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和焦点领域。要积极推进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实现高等教育教学领域的“变轨超车”,推动在线开放课程、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创新教育形态、丰富教学资源、重塑教学流程;推进教学管理系统现代化,优化管理手段。 七是若干“双万”新举措。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以“六 卓越一拔尖计划”2.0 为抓手,建设 1 万个(约占本科专业点的 20%) 国家级一流专业点 1 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全力唱响“三个一流”主 旋律,引导高校回归育人本质、追求质量卓越。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 万”计划,到 2020 年,认定 3000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000 门线 下精品课程,推出 1 万门国家级一流精品课程。同时,推动各省市区因 地制宜建设推出 1 万门线上线下省级一流精品课程。以此推动优质课程 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跃上一个新台阶。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高校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十万计划”、工科大学生实习“百万计划”等。 八是“西三角”新布局。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将中西部高等 教育的战略布局与经济带、城市群、产业链的布局紧密结合起来,推动 西部地区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探索构建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模式。以成都-西安-兰州和重庆-成都-西安两个“西三角”为战略支点,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导向,以区域内高水平大学为发展龙头,引领带动推进西北和西南地区高等教育集群整体发展,发挥“集聚-溢出”效应, 辐射带动区域内高校提升整体实力,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支撑度和引领力。 九是本科教育新理念。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 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看,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一定要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地位,一定要把本科教育放在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一定要把本科教育放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本科教育要突出三大理念:学生中心。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使教学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学生。产出导向。强调教育的“产 出”质量,也就是毕业生离校时具备了什么能力,能干什么、会做什么。 持续改进。有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并能够持续改进,是一所学校成熟和负责的表现。要建立完善“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敏捷响应-有效改进” 的质量改进循环机制。 十是高等教育新学理。自 1088 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成为世界上 公认的第一所现代大学开始,在长达 930 年的时间里,大学的根本任务 始终是人才培养。1810 年德国洪堡大学将科学研究列为大学第二职能, 20 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将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第三职能。无论高等 教育职能如何演变,人才培养的本质职能从未改变、从未动摇。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都是第二、第三衍生职能,都要服务于服从于人才培养这个第一职能和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立命之本、发展之本, 以本为本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要成就伟大的教育,教育创新就一刻也不能停顿。中办、国办联合下发了《关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工科是主动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手棋”,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呼唤新工科,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呼唤新工科,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呼唤新工科,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硬实力呼唤新工科。加强新工科建设,要着眼“新的工科”和“工科的新要求”,发展新兴工科专业、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前瞻布局未来 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提升国家硬实力。陈宝生部长指出:新工科这 个词已经成为高教领域的热词,这个口号已经叫响了,得到了产业界的 积极响应和支持,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影响。下一步要深入推进,把教材建设、教师素质、体系融合、基地建设这些问题解决好,打造好卓越工程师的摇篮。医学教育一手连着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健康中国,一手 连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的教育强国,医学教育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三个“大” :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创新是新时代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命线。加强新医科建设,一是理念新,实现从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覆盖;二是背景新,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 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三是专业新,医工理文融通, 对原有医学专业提出新要求,发展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医学新专业。加强新农科建设,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 代科学技术改造现有涉农专业,加快布局涉农新专业,助力打造天蓝水净、食品安全、生活恬静的美丽中国。加强新文科建设,把握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文化,培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 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要坚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服务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紧密对接经济带、城市群、产业链布局,以加入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组织为契机,以新工科建设为 重要抓手,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 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服务竞争力中国建设。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2.0,要树立大健康理念,立足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 加快现有医学专业的改革升级,推动医科与工科、理科等多学科交叉融通,前瞻性布局新兴医学专业,加快新医科建设,培养具有“仁心仁术” 的卓越医学人才,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 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新农科建设,坚持产学研协作,深化农科教结合,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建设一批适应农林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涉农新专业, 培养精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卓越农林人才,为乡村振兴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服务幸福中国建设。卓越法治人才教 育培养计划 2.0,要构建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健全法学院校和法治实务部门双向交流机制,培养造就一大批宪法法律的信仰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法治建设的实践者、法治进程的推动者、法治文明的传承者, 切实增强学生法学素养,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服务法治中国建设。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要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深化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培养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服务形象中国建设。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2.0,要深化协同育人,贯通职前职后, 建设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师范专业,建设一批省级政府统筹,高等学校与中小学协同开展培养培训、职前与职后相互衔接的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培养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服务教育 中国建设。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是培养仰望星空者的计划,是培养理、文未来领跑者的计划,是培养创造“科学春天”的计划,是播种 10000 颗未来火种的计划,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吹响的最动人的冲锋号, 是功成不必在我的计划!要加强使命驱动、大师引领、科教融合、国际合作,加快建立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勇攀世界科学高峰、引领人类 文明进步的未来科学家和思想家。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 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上,增加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 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心理学、基础医学等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增加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哲学社会科学基础学科。探索书院制模式,搭建高校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战略平台,探索建立本研衔接的培养模式、招生考试及配套制度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素质教育的新突破,是人才培养模式的 新探索,是当代大学生绽放自我、展现风采的新平台,是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贡献的新经验。中国创新创业教育正在领跑世界,实现从就业从业教育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战略转型。中国“双创”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 毕业生创业率已超过 3%,是发达国家 1.6%的两倍。中国“互联网+”大 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李克强总理亲自提议举办,自 2015 年以来,四届大赛累计有 490 万名大学生、119 万个团队参赛,涌现出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项目,已经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影响最大的高校双创赛。2017 年 8 月 15 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深切勉励青年学子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 青春力量。第四届大赛自今年 3 月启动,经过七个月的校赛、省赛、国赛,共有 265 万名大学生、64 万个团队参赛,超过前三届总和,来自 50 个国家和地区的 700 余支境外团队同台竞技,全球上万名师生和行业 企业、投资机构代表共聚总决赛现场,被国内外媒体誉为惊艳非凡的空 前盛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2 次专题报道,新华社刊发大赛新闻通稿,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头版报道大赛并刊发评论员文章,累计有 30 多家 中央媒体对大赛盛况进行深度报道。新华社客户端、人民网等国家级新 媒体播发的大赛视频累计点击量达数千万人次。大赛已成为深化创新创 业教育改革的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推动产学研用结合 的关键纽带。 中国慕课正在领跑世界。我国高校慕课总量、参与开课学校数量、 学习人数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已经成为世界慕课大国。我国上线慕课 数量达到 8100 门,500 余门慕课登录国际著名课程平台,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学人数突破 1.4 亿人次,超过 4300 万余人次大学生获得慕 课学分,2017 年西部高校选用慕课达到 8600 门次。研发全球首个虚拟 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集中展示平台,首批认定了 105 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项目,计划到 2020 年认定 1000 个,实现“网上做实验、虚拟做真实验”, 破解高校实践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做不了、做不好、做不到、做不上的难题。 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主攻任务是全面治理整顿本科教学秩序,主攻方向是专业、课程、教师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要以一流专业建设“双 万计划”和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为突破口。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 本单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围绕一流专业建设,实施“六卓 越一拔尖计划”2.0,推动“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 科)的全面建设,实现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 障有力的目标。围绕一流课程建设,要淘汰“水课”,打造国家水准、 国际领先的“金课”,强化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不能搞“玩命”的中学,也不能办“快乐”的大学!一部分学生天天打游戏、天天睡大觉、天天谈恋爱,“醉生梦死”(一个礼拜大醉 1-2 次,一个礼拜五天睡到自然醒,把午饭当早饭,这样醉、这样睡 的“醉生梦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一部分教师(不是极少数)“认认真真培养自己、稀里马虎培养学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一部分学 校“领导精力投入不足、教师精力投入不足、学生精力投入不足、资源 配置不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当前,本科教育可以说是局面喜人、使命催人。各省市区、各高校 闻风而动、同频共舞,重视本科、研究本科、倾斜本科、推动本科。教指委要把点起的火烧旺,加大力度、保持热度、追求效度,形成振兴本 科的压倒性态势,让一流本科建设深入人心,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 作习惯、质量文化。

三、全面发挥教指委作用

新一届教指委的定位是:参谋部、咨询团、指导组、推动队,任务 是“六个一流” :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教师、一流认证、 一流人才,要让教指委动起来、干起来、忙起来、用起来,成为真正用 得上、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专家队伍。可以说:使命光荣、责任 重大、任务艰巨、功德无量,特别要发挥四个方面作用:一是发挥最高 参谋部作用。教指委是最高、最权威、最专业的教学专家组织,教指委 主任要做好各专业类人才培养的“参谋长”,做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质量的“守望者”。二是发挥权威咨询团作用。世界高等教育进入历史 新拐点,中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简单的跟随模仿型发展模 式肯定不行了,经验型发展模式也肯定不灵了,理论指导型发展模式必 须提到议事日程。国家、省厅、学校、院系的措施、方案、计划、文件、 政策必须精准发力。需要教指委承担起咨询团的作用,系统研究高等教 育战略思想、发展理念、重大政策、标准方法技术,重点在高校人才培 养和本科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和教育教学规律等方 面实现突破,推动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体系。三 是发挥战斗指导组作用。我们国家有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高等教育系 统,要保证理念新、标准高、办法实,保证走得好、跑得快、飞得高, 教指委要在教学评价、实践教学、专业设置、对口支援创新创业教育、 教学信息化、工程训练等方面敢啃硬骨头,担当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的制定者。四是发挥一线推动队作用。教指委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在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三级专业 认证等工作中担当核心骨干。 今年上半年,我们主要完成了十件工作:一是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 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二是发布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首个国家标 准;三是公布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四是加大专业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力度;五是推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六是构建全方位 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七是举办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 创新创业大赛校赛和省赛;八是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九是启动国家虚 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十是建立高等教育部省司处联席会议机制。 今年下半年,我们梳理了需要集中精力做好的十项重要工作:一是全面治理整顿本科教育秩序;二是组建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 委员会;三是办好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四是 做好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五是开好应用型 本科高校工作推进大会;六是开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工作 推进会;七是举办中国慕课大会;八是开好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会; 九是全面启动专业质量三级认证工作;十是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有高招、奇招、妙招。抓好关键一招: 全面振兴本科,让本科教育严起来、实起来、强起来。抓好创新一招: 办好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打造思政、创新两大课堂。 抓好战略一招: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推出中国 方案。 章程是教指委开展工作的“根本大法”,明确了教指委的定位、任务 和机制。我们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全体委员会议制度、议决制度、工 作报告制度、文件和活动审批制度、届中调整机制等。特别是届中调整 机制,对于不适合不积极不情愿的专家,要进行调整。 历史证明,当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动荡时期,教育不能救国;现实 证明,当国家处于和平建设的发展时期,教育能够兴国;未来证明,当 国家处于伟大复兴的跃升时期,高等教育可以强国!人才培养为本,本 科教育是根。2006 年,世界一流大学开始回归本科教育;2018 年,中国开启了“建设一流本科、做强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的新征程,吹 响了中国大学再出发的集结号。大学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大学的良心是 潜心教书育人!高等学校要牢牢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这个核心点,做好天职事、干好良心活!希望教指委的各位专家能够发挥好研究、 咨询、指导、评估、服务作用,为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 国提供强大的、不可替代的智力支撑。高教司是教指委的驻京办事处, 教指委是高教司的核心工作队!


关闭